
研学促进两个转变 师生携手同发展
____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研究性学特色简介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研学教研组组长 吴万辉(100102)
一.按照创新理念实施课堂教学“六个优化”
学校依据教育部制定的《研究性学习实施南(试行)》,提出了研究性学习“六
个优化”的新要求。
1.优化研究性学习观念
凭借素质教育思想,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坚持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
2.优化研究性学习目标
“没有目标的教学活动就等于饭后散步,有目标的教学活动就等于百米赛跑”。
3.优化研究性学习结构
结构即组合,按素质教育思想和最优化原则,把教育的有关因素组织排列起来以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即为优化课堂结构。
4.优化研究性学习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的特点和条件而相应变化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灵活适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引导学生摆脱迷惘和困惑,走向教学目标的阶梯。
5.优化研究性学习环境
教学环境即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周围的情况和条件。“环境造就人”,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实现教学目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6.优化分层练习
教师把课堂练习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练习、综合练习、提高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练习,教师运用教育机智适时引导,积极推动、鞭策优生努力进取,鼓励差生迎头赶上,“抓两头,带中间”推动中等生不断进步,要重视主体式训练(练“三基”、练迁移、练能力)。
二.切实关注和促进教师成长
学校教学处、教务处为每一位教师建立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袋,及时记录汇总教师教学、教育、科研、进修等方面的过程材料和成果,并结合教师评价考核要求及时提供反馈意见。重点抓好“六个一”:教师每月提供一个典型个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研讨课;每周向备课组提供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每学期向学校提交一份学科总结;每人建立一套学生成长档案;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课改论文交流、发表或获奖。
三.实施研究性学习给教师带来的变化
研究性学习实施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素质教育的思想逐步建立,教师们视教学质量为生命。教师在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各科都在开展一些研究性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能力。
2.教师的教学常规上发生了变化
教师们在备课时不再是面面俱到,而是给学生们留下更多的空间,教案不再是按部就班的设计,而是成为教师实践和反思的舞台,在教案上,作业上,教师们都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实际,布置一些人性化的作业,让学生乐学爱学。
3.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处理有了明显的变化
在课改前教师往往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课改后我们的老师认为要想真正教好书,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以研究促进教学。平时老师们能有计划地定期总结教改经验和体会,并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开展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老师们互相合作共同研究“如何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何做一名快乐的教师”、“如何构建有效的教学策略”等。
四.实施研究性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变化
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学习能力在逐步提高。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倡导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得以改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现在,学生感到课外作业有趣、富于挑战性,学习起来更加投入、更加主动。
自开展研究性学习以来,我校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研究性学习比赛、科技活动比赛、学科竞赛等适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得到了主动的发展。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仅2007年我校开展研究性学习以来,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就获得了以下奖励:
1.2007年3月北京市第2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划线为同一课题组)
一等奖:刘锦程(指导教师:张焕英)
二等奖:耿绪超(指导教师:赵胜楠 )
何嫣然、李 昂(指导教师:江建敏)
范 婧、郝 杰(指导教师:江建敏)
三等奖:肖瑶睿(赵胜楠)
2.2007年3月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活动(划线为同一课题组)
北京市:
一等奖:何嫣然、李 昂(指导教师:江建敏)
二等奖:范 婧、郝 杰(指导教师:江建敏)
耿绪超(指导教师:赵胜楠)
刘锦程(指导教师:张焕英)
朝阳区:
一等奖:耿绪超(指导教师:赵胜楠)
范 婧、郝 杰(指导教师:江建敏)
何嫣然、李 昂(指导教师:江建敏)
刘锦程(指导教师:张焕英)
3.2007年8月第2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刘锦程:优秀项目一等奖
北大先锋青少年科技创新二等奖
(指导教师:张焕英,刘永生)
刘 行:优秀项目三等奖
优耐美创新奖
4.2007年8月,北京青少年科技博览会优秀科技作品评选
周跃溪:优秀科技作品奖
(指导教师:赵胜楠)
5.2007年12月朝阳区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评比
一等奖:陈梦羚 王乃奇(指导教师:赵胜楠)
马 冬 石乐颜(指导教师:赵胜楠)
王佳原(指导教师:江建敏)
邱 瑞(指导教师:叶 文)
三等奖:杨 雯 李晓丹 张晴石(指导教师:石丰 赵胜楠)
周 舟 华 夏(指导教师:张焕英,王喜红)
吴一凡 季 凯 张 涵(指导教师:赵胜楠)
田家骅(指导教师:江建敏)
6.2007年12月朝阳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科学论文一等奖:王佳原(指导教师:江建敏)
田家骅(指导教师:江建敏)
陈梦羚 王乃奇(指导教师:赵胜楠)
马 冬 石乐颜(指导教师:赵胜楠)
二等奖:周 舟 华 夏(指导教师:张焕英,王喜红)
邱 瑞(指导教师:叶 文)
三等奖:宋绍焱(指导教师:赵胜楠,王朝祥)
发明创造二等奖:耿 潇 周跃溪(指导教师:赵胜楠)
高 政(指导教师:赵胜楠)
7.2007年12月第七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
三等奖:刘锦程(指导教师:张焕英)
8.2008年3月北京市第2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一等奖:高 政(指导教师:赵胜楠)
(博思机器人创新奖、西觅亚科学奖)
姚梓钧(北京教学植物园)
(紫光科技创新奖一等奖
“能力风暴”不断创新奖
创新科技雏鹰奖三等奖)
王满强(北京教学植物园)
二等奖:邱 瑞(指导教师:叶 文)
马 冬、石乐颜(指导教师:赵胜楠)
天文新星奖
三等奖:耿 潇、周跃溪(指导教师:赵胜楠)
陈梦羚、王乃奇(指导教师:赵胜楠)
周 舟(指导教师:张焕英、王喜红)
王佳原(指导教师:江建敏)
田家骅(指导教师:江建敏)
杨洋被聘请在本届比赛中担任“植物与环境论坛”特邀主持人。
9.2008年3月第八届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活动
一等奖:马 冬 石乐颜 陈梦羚 王乃奇(指导教师:赵胜楠)
二等奖:王佳原(指导教师:江建敏)
三等奖:邱 瑞(指导教师:叶 文)
10.2008年8月第二十三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王满强:优秀项目二等奖
星光创新思维奖
研究性学习,学习的革命。研究性学习既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它无内容,世界是学习的内容;它无老师,生活是学习的老师;它无时间,心灵是学习的时间;它无空间,天地是学习的空间;它无标准,快乐是学习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