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初二年级同学们踏上了三条意义非凡的研学路线,分别奔赴杭州、南京以及苏州和无锡,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开启了一场丰富多彩、收获满满的求知与成长之旅。
杭州
诗画江南承古韵,智汇万象启新篇
杭州研学之旅围绕 “诗画江南承古韵,智汇万象启新篇” 的主题展开,同学们在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中,尽情领略古韵与新姿的完美融合。
踏入浙江大学,那浓厚的学术氛围如同轻柔的微风,丝丝缕缕地浸润着同学们的心灵。
在机器人创新基地,琳琅满目的机器人模型仿佛是来自未来世界的使者,同学们兴奋地与机器狗互动,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惊叹的光芒,科创的热情瞬间被点燃,那股热情如同燃烧的火焰,越烧越旺。
在阿里巴巴,前沿的互联网科技令人目不暇接,电商运营、金融科技等多元领域的展示,结合趣味十足的互动游戏,让同学们仿佛置身于科技的奇妙乐园,对科创的热爱愈发深厚。
漫步西湖边,“西湖十景” 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诗意画卷,同学们在繁花绿树间、柳映古桥旁,探寻着文人墨客留下的千古绝唱,感受着生态保护带来的美好,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
在良渚古城遗址和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古老文明的脉络与运河文化的魅力,如同穿越时空的隧道,带领同学们领略历史的沧桑变迁。
南京
江南读史忆往昔,名校科技展未来
南京研学以 “江南读史忆往昔,名校科技展未来” 为主题,带领同学们回溯历史,展望未来。
在雨花台,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在纪念碑前默哀致敬,集体诵读《少年中国说》,那激昂的声音仿佛穿越时空,与英烈们进行着一场心灵的对话,深刻感悟着信仰的力量和革命理想的伟大。
沿着中山陵的中轴线拾级而上,同学们仿佛走进了孙中山先生的精神世界,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记录,深入探讨辛亥革命的成就与局限,绘制近代中国的历史路径图,心中涌起 “敢为人先、天下为公” 的责任感。
秦淮河・夫子庙在夜色中流光溢彩,同学们穿梭在老街巷,打卡人文地标,感受着千年文脉的魅力。在六朝博物馆和江宁织造博物馆,同学们如同穿越时光的旅人,辨识文物、解析成语来源,沉浸在历史文化的熏陶中。
在机器人科普基地和南京理工大学,人工智能讲座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兵器博物馆的参观让同学们触摸到国防科技的发展脉络,心中种下了 “名校梦” 的种子。
苏州 - 无锡
访苏锡园林雅韵,品江南历史遗风
苏州 - 无锡研学之旅围绕 “访苏锡园林雅韵,品江南历史遗风” 主题展开,是一场文化与自然、科技深度融合的盛宴。
在苏州博物馆,贝聿铭设计的几何光影与珍贵文物相互映衬,带队教师现场解读越窑青瓷的釉色秘辛,让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工匠进行对话。走进拙政园,游廊回转间,漏窗框景如同一幅幅天然画卷,假山叠石暗藏风水哲学,碧水花香演绎着 “移步换景” 的东方美学,同学们漫步其中,如痴如醉。
在平江路评弹馆,吴侬软语的《声声慢》宛如天籁之音,与李清照的词韵交织在一起,勾勒出古代文人的诗意世界,同学们闭目聆听,沉浸在这非遗的魅力中。惠山古镇的非遗工坊里,老匠人耐心地传授惠山黑泥的 “搓、揉、捏、塑” 技法,同学们亲手制作出憨态可掬的 “福猪”,感受到非遗文化的温度。
在中科院纳米仿生研究所,科学家展示的纳米机器人精准靶向癌变组织、量子传感器捕捉细胞级生物信号等前沿科技,让同学们大开眼界,仿佛打开了未来医疗科技的大门。太湖湿地公园的无人机课堂上,银灰色机群在晴空升起,同学们合作完成 “中考祝福视频” 航拍任务,从学习空气动力学原理到实操遥控器,螺旋桨的嗡鸣声仿佛是青春与责任的交响曲。
这三条研学路线各具特色,杭州研学侧重于历史文化与数字经济的结合,南京研学聚焦红色文化与科技探索,苏州 - 无锡研学则强调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生态保护的融合。同学们在研学过程中,不仅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更在文化的滋养和科技的启发下,增强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明确了自己的使命担当。
此次研学之旅是八十中学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的生动实践,同学们将带着在江南收获的知识与感悟,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在传承文化、探索科技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