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潜千日蓄伟力 水击三千凭风起
校园杨柳摇曳,荷塘泛起涟漪,交织出彩虹似的梦。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3届西藏同学们努力奋发、潜心学习,他们在八十积蓄力量、乘风展翅。次仁卓嘎同学取得西藏内高班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西绕嘉措同学以内高班全国第二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索朗措姆同学以内高班全国第十五名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
他们即将进入人生新的旅程,向着自己的梦想继续前行。此时,他们回首在八十求学的一千个日日夜夜……
我在八十中的一千个日夜
八十天地融大爱 雪域青稞创奇迹
索朗措姆(北京大学)
我叫索朗措姆,是一个来自雪域高原大山深处的牧民的孩子。2020年夏天,在距离家乡3600公里外的北京,开启了我1000多个求学的日子。
初到八十中,留给我的印象是她的大。对于我们这些见惯了大山大水的藏生来说,这里没有都市校园的逼仄与局促,而是留给我一个开阔舒展的印象。宏大的礼堂,开阔的学术报告厅,标准的运动场和游泳馆,以及宁静深远的图书馆,都让人赏心悦目、身心舒畅。
高一的第一个学期,我基本都是在这种惊奇与欣喜的氛围中度过的。尽管我们藏生报到的比其他同学稍晚一些,但我有幸进入了五班这个处处洋溢着“团结”和“爱”的集体,一个处处散发着温暖和光的集体。我是一个不善言辞的内向女孩,那一刻我没有丝毫的陌生疏离感,相反,在这里我遇到了好多的贴心的同学和知己。我记得是耿乐同学帮我整理桌椅,高畅同学帮我办理入学手续。
高一的生活是多彩充实的。完善一流的教学设备,科学立体的课程体系,让我在人文、科技、兴趣拓展等领域获得了长足发展。我就像一株渴望雨露的青稞,在八十校园里不断地拔节成长。
当然,记忆最深的,还是八十的课堂。在八十的课堂上,我有幸遇见了幽默深邃的赵修瑞老师、真诚聪慧的钱会霞老师、还有见解独到的何春生老师、热情待人的曹岩娜老师等等。这些老师不但给予我知识的哺育,更是在生活和做人上给了我深刻的启迪和熏陶。在这里,学校专门为我配置的生活导师,他们教会了我爱别人,更让我懂得了人生的意义。
2021年的春节,因为疫情,我们藏生没能回家乡与亲人相伴,第一次在他乡过新年,心情不免有些失落。但这种情绪很快就被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浓烈关爱一扫而空。
记得我们留在学校的藏生,在田校长、涂主任、闫主任以及韩萍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和面、包饺子,一起剪窗花、贴对联,我们一起载歌载舞。老师和领导们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关爱,使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让我真真地体会到了山河虽阔,爱不遥远。
进入高二,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的课程大多变为线上。尽管屏幕相隔,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似乎触手可及。班主任赵老师隔三差五的问候,张美琼、罗静卿等学科老师耐心的答疑辅导,不但增强了我学业的能力,也给我莫大的鼓舞与信心。
高三的日子,是紧张而富有激情的。感激、感谢、感恩在那些紧张的日子里牺牲节假日、牺牲午休和课余时间为我精心辅导答疑的老师们,感谢学校领导们对我们藏生的无私付出。正是在八十这方天地,才会凝聚大爱,才会创造奇迹。
高考结束了,我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医学院录取,自己也即将开启人生的下一段旅程。在八十求学的1000多个日子,始终会在我生命里闪亮。
忘不了热情绽放的合唱节,忘不了呐喊振奋的戏剧舞台,忘不了无数个漫步操场数星星的夜晚。当然,还有图书馆墙角的玉兰,小桥流水潺潺,那银杏落叶在暖阳下的璀璨,那静默春雨洗礼后的杏坛。
在八十的日子很短,短到只有1000多天;在八十的日子很长,长到我用一生都细数不完。这里是我梦想成长的地方,这里让我感受爱的力量,让我看到教育的美好模样。
恰似人间惊鸿客,墨染星辰云水间。此刻即将奔赴人生新旅程的我,必会以青衿之志,履践致远。难忘八十!祝福八十!
孩儿立志出乡关 众人护航梦扬帆
西绕嘉措(清华大学)
在八十中的三年学习生活中,我收获了很多,无悔于走入八十中的校门。作为一名在西藏长大的藏族学生,八十中带给我的不仅是学业的进步,更是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以及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优质的生活……感恩母校给予我的一切。
回顾过去的三年,入学时的迷茫,毕业时的不舍,一切都历历在目,令我感慨万分。刚入学,我带着激情与动力,满怀信心地学习。初中时我成绩就名列前茅,考入了高中,难度骤增的课程让我的成绩跌落到年级200名左右。高中老师的教育方式让我有点不适应,巨大的落差让我心灰意冷,但在这之后我马上鼓起了勇气,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想要获得优秀的成绩就必须比别人更加努力。内地高中学习带来的不适应,需要我咬牙坚持去适应。
于是,我把进入年级前列设为我高一的目标。我时常能看见实验班那股浓厚的学习的氛围,他们那种犹如科研探讨一般认真的学习态度。这让我心生敬佩,开始模仿着他们的方式去学习。
对于从西藏来的孩子,在陌生的城市生活,要适应的不仅是新的课程,更有新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习俗。我曾不止一次地联想藏族先贤桑布扎去往天竺求学时的艰辛,他所克服的困难是我如今所无法比拟的。既然如此,那我怎能在困难面前仍然垂头丧气呢?我埋怨自己基础的薄弱,但“命运如此,不该抵抗,却也不该顺从”。我深知自己要想在八十中有所收获,必须要付出远超他人、持之以恒的努力。
找到适合高中的学习方式确实不容易,我在一开始也走了不少弯路,各科目老师总是能给予我们很多帮助。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应该是高一的化学杨海金老师。杨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几乎每个字都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寥寥数语竟能把所有知识点简单明了地解释清楚,他为我的化学筑好了坚实的基础,让我有信心与勇气报名化学竞赛班。
宿舍不适合学习,周末我时常不能安心于学。于是,我拉着同学到宿舍三楼的自习室学习。渐渐地,我发现来自习室学习的同学越来越多,我们共同学习进步。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八十中,每逢佳节学校都会为在学校学生加餐,为我们藏生举行篮球比赛、藏文书法的比赛和节日聚会。聚会上我们跳锅庄、谈理想……这些欢乐的时光是离乡人的心灵慰藉,我深切感恩这美好的馈赠。这是我在八十中美好的回忆。
高一的努力为我换来了在高二进入实验班的机会。进入了实验班,我本想更加努力地去学习,但学习进度的提升,老师上课知识点讲解节奏的加快,再加上同学们激烈的交流,使我有一段时间并不能完全适应班中的学习氛围,我的成绩开始下滑。
机会的到来是在高三的上半学期,因为疫情,所有在西藏的学生上了整整一个学期网课。这让我有了更多跟老师一对一学习的机会,让我能更好地直面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同时,我自己开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深知这是我一次“翻盘”的机会。在西藏的半年,远在北京的老师、同学对我帮助,家长给予我鼓励,我成绩有了稳步提升。
高三的下半学期是我最难忘的一段时间。高考来临之际,我亲历了许多动人的场景。生物老师王众常常用电话联系我,询问我学习与生活的情况,因为我不方便打印学习资料,王众老师常悄悄帮我打印好。班主任王老师、语文孙老师不止一次地主动单独找我,根据我的短板提供细心的辅导。在这最后的关头,我感到自己如一艘小船,身边的众人帮我推向了河流顺水的方向。我感恩在最后的关头老师与同学给予我的帮助与鼓励,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今天的成绩。
高中三年我经历了许多,而在这之后,我也会继续奋斗与努力,不辜负老师们给予我的帮助。我立志成为一个有理想、强体魄、会学习、善合作的优秀中国青年。
千日勤恳结硕果 八十沃土育英华
次仁卓嘎(北京大学)
昙花一现离不开养花人日日夜夜的悉心照料,我在八十中求学的一千个日夜正是老师和学校关照下茁壮成长的一千个日夜。
昙花要一展惊艳面容,不可或缺的便是为其提供伫立平台的肥沃土壤。八十中学有着专业能力过硬的老师,为我传授知识;八十有着各式各样的大师讲座,扩宽我的知识面;八十有着各个学科的带头人,帮我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八十有着五彩缤纷的艺术实践活动,提升我的审美品位……八十中学为我提供了发展的资源和平台,让我有机会成长、绽放。
昙花开放并非一朝一夕便足以成就,需花朵自身的韧性,更需养花人的坚持不懈。班主任勤勤恳恳,为我们整理英语学习资料让我们的英语成绩更上一层楼;老师自掏腰包带我们品尝当地美食,让我这个身处异乡的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孙老师悉心分析错题情况,点对点补齐我的短板,让我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加多样化;李老师放弃个人休息时间,为我答疑解惑,鼓励我积极思考激发我学习数学的兴趣;罗老师帮助我获得各种优秀资源,让我找到学习化学学科的科学方法,同时助力我在其他学科上的成长;史老师不仅帮助我获得政治学科的素养还悉心关照我的生活,让我远在他乡的心灵得到慰藉;何老师让我将物理当成游戏去体验,使我的思维更加灵活。
除了这些高考学科的任课老师外,我的成长还离不开体育老师和藏部管理老师的辛勤培养。在跆拳道的学习帮助我大大提高了身体素质,我更从中懂得了坚持的意义和深刻的思想内核;藏部韩老师和郭老师积极关注我们在校生活情况,给予我们在身体和心灵双方面的帮助,他们组织各类研学活动,让我们体会北京文化、学习优秀精神。正是他们的孜孜不倦才成就了今日之我。
我在八十中的一千个日夜,是个人努力的成果,更是学校和老师悉心培养的结果。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在八十中学的一千个日日夜夜汇成踏上新征程的燃料,助力我向更高处攀登。
一花一叶一池春,我心驻处皆含情。八十中坚持“一人一天地,一木一自然——让生命因教育而精彩”的办学理念,努力培养“有理想、强体魄、会学习、善合作的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 自2002年以来,八十中学承担民族教育这一光荣使命,精心设计课程,积极传承中华文化;用心关爱每一位同学,营造出适合成长的天地;为促进各民族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