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望京校区迎来几位特殊的小同学。刚刚在浙江乌镇拿到“2023年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决赛一、二、三等奖的他们,一直想看看陪伴他们学习、读书和生活的、当年(1988年)北京市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的燕校长,小时候是怎么学习的,他的母校是什么样子。
同学们的到来,受到八十中党委李军书记、时芝玫副校长、八十中校友会常务副会长江建敏老师及翱翔办公室主任贾志勇老师等多位老师的热烈欢迎和悉心接待。
美丽的校园让孩子们在操场尽情奔跑、驻足拍照;参观校史,感受八十中学的历史与文化;手脚并用的VR神秘体验、操控机器人闪转腾挪射门大赛、探究显微镜下细胞生物的生活、吸引眼球的哥哥姐姐们的艺术作品、图书馆安静的书桌静静地阅读,人生第一杯亲手制作的咖啡都让这些来自乡村的小同学们大开眼界,流连忘返。孩子们纷纷表示,燕校长的母校太厉害了。
“我们要是能在这样的学校上学该有多好啊!”
是啊,大多数乡村孩子和这五名同学一样,渴望在这样安静美丽校园里读书、学习的心愿一直在心里,而幸运、如愿的其实很少很少。
孩子们嘴里的燕校长就是这样一位只因一句“不忍心这些孩子没有学上”而 毅然放弃安稳工作,接手面临解散的打工子弟学校,给困境儿童带来幸运和未来的八十中校友。
视频来源:CCTV《新闻1+1》
他们都是“小天鹅”
燕校长的公益支教之路一走就是13年,2010年起至今,帮助3000余名困境儿童获得合格的教育。受益的群体也从城市流动儿童扩展到农村留守儿童。2019年起至今,他带领的“结伴童行”支教团队深入乡村小学,不断摸索、积累的适用于留守/流动儿童群体的教学方法和场景,通过将阅读与思维训练结合,提高综合素质的普惠教育、调动特定学生兴趣、发挥特长和爱好的进阶教育以及捕捉发现学生心理行为状态、性格的特殊教育活动相结合,做到了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学生在校期间就能顺利完成教学课程,并能稳定、批量培养出学科优异成绩的学生。通过为留守儿童学校开展教育支持、学科教育和教师培养,引入公益课程如编程、科学思维,面向特困学生开设免费寄宿班等,为困境儿童带来幸运和未来。
燕校长的公益情怀和行动也深深地打动了周围的人。在八十中校友会的推动和支持下,从2013年起,各届校友纷纷用不同方式表达对燕校长公益事业的敬佩和支持。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八十中i-80校友足球队,一支爱好足球的“校友大叔足球队”,也用他们特有的运动方式,常年支持着师兄的公益壮举。
新学期伊始,他们走进河南,探望扎根乡村5年的“结伴童行”支教团队,为乡村儿童送去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开学第一课。
视频来源:结伴童行
视频中的i-80校友足球队队员来自北京八十中,横跨1985-1998届校友,平均年龄50.8岁。热爱足球的校友大叔们,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希望体育教育能让更多的孩子受益一生。
“结伴童行”就是i-80校友足球队队员杜斌、江平、吴宁波、陈雷2016年发起创办的公益组织,致力于面向乡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以及农村困境家庭子女,搭建稳定专业的教育扶助关系和网络,提供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对困境儿童群体的关爱。
编程、学科大赛中屡屡获奖
与世界级艺术大师亲密接触
捐赠彩虹跑道迎来嬉笑奔跑
校友片场欢迎小同学观摩
社会情感课中学会与人相处
在美育教育下自信走上舞台
聆听校友美妙的音符
校友二代也在志愿服务现场舞动
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宋庆龄
开学第一课攀登八达岭长城
乡村儿童足球队
手工课灵感创意在身边
来自八十中的六一关怀
和祖国一同成长
短短半天的母校探访,给乡村儿童带来了憧憬和希望,也让八十中的老师们感慨良多。同为教育工作者,老师们的心是相通的。校领导、校友会以及多个学科老师纷纷建言献策,更多的是希望以实际行动来支持燕校长和结伴童行的校友公益事业。
结伴童行发起人之一、北京八十中校友会常务理事杜斌也代表结伴童行和受助的孩子们对母校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希望继续与广大校友一起,联络更多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爱心企业和志愿者,致力于公益助学事业,让每一个困境儿童得到良好的教育!
只要有关爱,就能飞奔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