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数字化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召开

2024-01-12

数智技术赋能教育

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2024年1月4日上午,北京市教育数字化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召开。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于英杰出席并讲话,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王颖捷,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杨黄浩,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李军锋,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北京市有关部门和各区政府领导,市区教育两委负责同志及中小学校长教师代表等500余人参加。

会议分为现场观摩和工作推进会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智慧教育场景观摩展示环节,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教育集团围绕“双师课堂”常态化教学场景和跨校、跨区联合教研场景进行了展示,集中呈现了八十中在教育数字化方面的典型应用成果。

“如何应用数学知识帮助航海舰队调整航线,避免触礁风险?”主题为《再探直线与圆》的初三数学“双师课堂”中,通过视频连线,八十中39名学生和八十中雄安容东分校的40名学生隔屏相见。“双师课堂”由八十中数学教研组长郑燕老师和雄安容东分校数学教研组长霍海罗老师共同执教,在两位教师的引导下,同上一节数学课,互动探讨解题思路。通过课程设计、数字技术手段、互动性、教学灵活性、教学资源和效果评估等方面体现“双师课堂”的协同教学、强强联合。课堂呈现以学生为主体,表现出生成性和动态性,体现深度学习的互动交流和合作,有助于学生提高数字化学习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依据课堂生成的数据,八十中教育集团数学教研组开展了跨校、跨区主题为《基于证据的教学改进》的联合教研活动,实时分析师生课堂表现。联合教研由八十中北校区数学教研组长赖咸权老师主持,活动的三个核心词是数据、问题、改进。郑燕老师在说课中提到:“实际上,课堂的背后有一套人工智能分析系统,可以自动分析课上教师综合表现、学生学习行为、课堂思维培养等,老师可以根据分析报告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和参与度。”提升课堂效率的同时,这套智慧系统还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料。霍海罗老师说:“我们和本校的老师一起开发和共享课程教学资源,让优质教育资源打破空间限制,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八十中北校区青年教师庄珊珊老师就教研组备课中基于前测证据对例题的设计与改进这部分内容做了分析,微小的调整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也体现了八十中今年教学基本功大赛的主题——数智技术赋能学习者,学教互动共创新课堂。八十中南校区高璇老师把本次“双师课堂”和之前自己与雄安校区周老师的“双师课堂”做了对比,体会到教育数字化的进步。八十中枣营分校苑婧老师、雄安容东分校张振颖老师、昆明分校罗俊武老师也从自己听课和参加联合教研收获的角度做了分享。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学教研员万书河老师对“双师课堂”做了题为《数字赋能,行稳致远》的点评。八十中教育集团所做的两个展示是北京市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一个典型事例。

在第二阶段工作推进会上,领导为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等第一批荣获“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称号的学校代表授牌。八十中学、朝阳区教委、房山区教委等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市教委主任做了工作部署,教育部和市教委相关部门领导以及市委领导于英杰同志讲话。






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副市长于英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教育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改革所向,要站在建设教育强国的高度,站在北京智慧城市和数字标杆城市建设的高度,站在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教育数字化的重大意义,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不断催生新的教育模式,驱动教育系统性变革,努力打造高质量的首都教育体系。他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深度应用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按照“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的工作思路和要求,聚焦教育主业、聚焦优质均衡、聚焦五育并举、聚焦教师发展、聚焦典型引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区域和学校整体创新发展。他强调,教育数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政府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在技术创新、资源整合等方面要发挥自身优势,学校作为实施主体,最了解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点和痛点,切实用好数字化手段。要求各区、各学校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教育数字化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努力构建数字时代的北京教育新生态,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构建高质量的首都教育体系做出更大贡献。

北京市委常委于英杰同志讲话

北京市教委李奕主任对北京市教育数字化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他强调,要深刻认识教育强国对教育数字化的战略要求,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期盼亟需数字化赋能,特别是在“大减法、小加法”策略下,在减少机械性、重复性的学习活动,巩固学生基础知识、丰富兴趣和拓展思维方面,数字化可以增强“减”的力度和提升“加”的质量。他指出北京正在全力打造智慧城市和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智慧教育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要在育人过程中体现“智慧”,用“智慧”去驱动和变革“五育”融合的进程。结合下一步工作,李奕主任做出四点工作部署,一是筑牢教育数字化发展根基,二是找准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数字化“新赛道”,三是积极培育智慧校园新场景与新生态,四是严守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安全底线,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新时代首都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市教委主任李奕同志发言

朝阳区教委肖汶主任在发言中指出:“组织全区骨干教师研发1万余个资源包,动态优化教材配套课程资源,整合100多家社会资源单位和优质学校,推出55门双师型数字化素质教育课程,覆盖全区116所学校,12万余名学生开展常态化学习,有效支撑学校全面育人。”朝阳区按照“一横一纵一融合”的建设思路,建立了“六智(智慧课程、智慧课堂、智慧测评、智慧研修、智慧大脑和未来智慧学校)”教育数字化目标体系,建设了区域智慧作业资源库,供给超过18.5万道精选题目和视频微课资源,以区域《课堂评价标准4.0》为指引,构建了区域智慧教学评价系统,全面诊断区域、学校和学科的课堂教学情况。

朝阳区教委主任肖汶同志发言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任炜东校长首先代表全校师生对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大会汇报八十中的智慧校园建设情况。近年,国家和北京市将教育数字化转型列为重点工作,八十中深度落实,着力实施好“建、培、用、享”四大工程,推动学校数字教育生态建设。一是智慧校园环境构建工程。持续升级育人数字空间,推动“学习泛在化、教学精准化、教研协同化、评价多元化、治理精细化”。二是师生数字素养培育工程。提升师生数字素养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三是数智赋能深度学习工程。搭建交互式教学、在线练习和测验、虚拟实验室等数字化平台,实现课堂实时互动、即时反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四是集团优质资源共享工程。以任务驱动教师开展学科内、年级内及跨学段、跨学科合作,建立集团教育资源库。探索集团联合一体化教研机制,推动北京、昆明、雄安校区优质均衡发展。

八十中校长任炜东发言

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育人体系的进程中,八十中将坚定数字教育理念,在应用融合创新、数字化赋能教与学模式上下功夫,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能力,以攀登者精神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文字来源:信息电教中心、教学处    图片来源:信息电教中心、教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