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想象之力 探表中奥秘——首届高一年级创意元素周期表汇展

2024-05-07

2024年2月7日,是门捷列夫诞辰19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位元素周期表之父,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高一化学备课组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设计创意元素周期表。这项实践性作业旨在让学生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加深入地探究刚刚学习过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奥秘。

开学后,化学组老师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筛选,举办了为期一周的“竭想象之力 探表中奥秘”高一年级创意元素周期表汇展。这些作品在设计上各有特色,有的采用了精美的插图,有的运用了独特的布局,还有的融入了有趣的元素故事,有的结合了历史和地理知识,有的结合了八十中的特色雕塑。每一件作品都是学生智慧和创造的结晶。梁京梅老师捐出了实物元素周期表参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很多来参展的学生都被震撼到,学习化学的兴趣也进一步增强。

任炜东校长等领导对此次展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真听取了学生的创意,对学生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赞不绝口!

任炜东校长、霍斌副校长、廖克伟副校长认真听取志愿者的介绍,对学生的创意表示赞扬

一周来,每天中午来参观的学生老师络绎不绝,除了高一的学生,还来了不少初三学生;除了化学组老师,还有数学组、物理组和生物组老师。高一年级1班、2班、11班和16班的同学们承担了这次活动的志愿者,负责协助陈振芳老师提前布展、引导参观、讲解作品。高一化学备课组的各位老师也为前来参观的学生和老师们作深层次专业方面的答疑解惑。本次参观活动共接待了209人/次。

任炜东校长和志愿者同学以及工作人员合影

参观的同学认真研究周期表作品

学生们的作品创意无限。一串串周期表的小灯笼、一把周期表的小雨伞、一张周期表的地铁图、一对周期表的挂饰、一副周期表的五龙图、一副周期表的立体柱状图、一副周期表的视力表、一个形似学校雕塑的魔方周期表;“元素周期树”中一片片元素绿叶,一枝一周期,春意盎然,向上伸展;“元素收藏家周期表”中每个小格里标注了该元素单质或化合物的重要用途,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的用途,体现出了“新质生产力”中的元素贡献;“元素的发现周期表”中的每个格子中的国旗蕴含着化学史,也体现着性质相似的元素在自然界的共生,其单质相似的制备方法。今年是龙年,把龙和周期表结合起来也是这不少学生的创意——五条腾飞的巨龙组成一个龙行龘龘的周期表;代表不同类型的元素的不同颜色的龙鳞一片片粘在龙的身上,栩栩如龙兴云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化学元素结合起来……每幅作品无不表达着孩子们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部分学生的优秀周期表作品


化学组丨方艳老师

作为老师,看到学生如此投入地参与这项实践活动,我深感非常欣慰和骄傲。他们有个人创作也有分组讨论,相互启发、共同寻找最佳的创意方案。在制作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如何准确地呈现元素之间的关联,如何使作品既美观又独特。但正是这些挑战,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当看到学生们提交的作品时,我惊叹于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对元素周期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还提升了他们的思辨、审美和创新能力。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如何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作品。这些宝贵的经验将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他们的创意和热情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也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引导和启发,学生们就能够发挥出无穷的潜力,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世界。

高一1班丨徐畅同学

一条祥龙载元素无数,一副键盘绘规律多端,一幅地图展化学魅力……一张张别出心裁的元素周期表,让原本存在于书本的知识立体起来、生动起来。跳脱出长式周期表的框架,118种元素得以重新归位。从元素的发现国家、生产应用,到名称关联、存在形式,同学们发挥想象力,施展创造力,发掘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展现化学学科的别样魅力。

从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总结发表第一代元素周期表这一创举起,一代代科学家殚精竭虑,上下求索,让元素种类日渐完善、递变规律日益清晰,最终成就一张完整系统的元素周期表,揭露物质世界的构成基石。如今,我们以创新的眼光重新审视元素的排布规律,让艺术与科学的相交相融,让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让思维与灵感的相映生辉,为知识插上创意的翅膀,赋予学习以探索的兴趣。而元素的奥秘、化学的趣味远不限于此,探索的意趣、科学的精神亦不止于此。借由这扇规律之窗、学科之钥,我们窥见化学的无限魅力,和无限可能。

高一2班丨纪高申同学

“竭想象之力,探表中奥秘。”本次活动中,创意元素周期表就像一座座桥梁,让化学与生活、历史、文化得以在桥上相会。而建造这些非凡桥梁的工程师们,正是每一位参与创作的高一同学。

化学与生活相会,让每一个元素符号都显得格外亲切。“绿底儿,白字儿,红标签。”相信你的童年中一定有这样一个公交站牌。有位同学把元素符号填入“公交站牌”中,一眼看去,小时候等公交车的无数回忆便会涌上心头。除了公交站牌,还有同学把元素符号标在了电脑键盘上,元素周期表顿时变得科技感十足。当元素周期表融入生活中的物件,观展的你是否觉得元素们多了些“烟火气”呢。

化学与历史相会,在厚重的历史中找到属于化学元素的篇章。展览中,有这样一幅“红色”周期表格外引人注目。创作者以全面客观的态度,把相关的元素故事在前苏联地图上一一标出。观图时,既惊叹前苏联卓越的科技成就,也因化学武器在战争中的使用而唏嘘不已。矛盾无处不在,历史在矛盾运动中螺旋上升。化学也在造福人类与伤害生命的矛盾中不断向前发展。

化学与文化相会,让元素周期表有了中国年味。今年是甲辰龙年,同学们的元素周期表中也不乏龙的身影。从展览大门“镇宅”的五条彩龙,到墙壁上浑身布满“鳞片”的橘色祥龙,再到桌面上制作精美的小灯笼,节日元素无处不在,给观众送上来自化学元素的新年祝福。

想象不竭,创造不止。相信随着所学化学知识的不断丰富,我们的创意作品能够更上一层楼。

高一1班丨王翛怿同学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家的“神器”,也是每个化学学习者手中的“法宝”。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花样翻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各个角度呈现出了元素周期表的神韵。

我除了是一名作者,在展览期间还多了一个身份——讲解志愿者。每当老师、同学前来观展,我都会为大家认真讲解——从作者的创作灵感,到作品背后的科学依据,再到一些与周期表相关的元素知识,我的讲解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在讲解过程中,我一次次被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高超的制作技巧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所折服。真的非常感谢化学组的各位老师,能够给我们开辟出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展示舞台。

“竭想象之力,探表中奥秘”——回顾这次展览,我觉得同学们将现有知识和新的学习过程结合起来,创作出充满创意的元素周期表,有着不一般的意义。通过这次制作,同学们不仅和门捷列夫先生一样发挥出了自己的想象力,还重温了一次先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过程,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元素周期表通身散发着的“通过现象寻求本质”的这一科学精神。我想,无论在学生时代,还是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这种精神都是我们不可或缺的。

高一1班丨蒋承翰同学

通过这次参与高一年级举办的“竭想象之力,探表中奥秘”创意元素周期表展览,不仅让我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和分享的喜悦,还让我对元素周期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展览期间,我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了展出的作品:扑克牌元素周期表,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展现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历史;柱状模型、立体模型直观地展示了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加显现的某周期性;周期表盘曲为中国龙,照应了今年的属相……这些作品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元素周期表。介绍我的作品“元素收藏家的元素周期表”时,我分享了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感悟。老师和同学们三五成群地赶来,实验室里好不热闹。

在这次展览中,我的作品特别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瞩目。创作时,我深入考虑了每个元素在生活中的实际存在与应用,选择生活中价格低廉易获得的应用和易于呈现的形式将各个元素的用途表示出来:红药水代表汞元素,永磁铁代表铷元素,电视荧光屏代表锶元素……这些日常代表物能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了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元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通过这次活动,我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开拓,让我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更进一步。同学们丰富多彩的创意让我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我将继续保持对化学学科的热情,持续探索新的知识、新领域,努力寻找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的应用。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相信这次创意元素周期表设计的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起到积极的作用,也能够成为孩子们学习旅程中的一次快乐体验,并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探索、创新,继续攀登和奋进。

未来,高一化学组将继续秉持“创新、多元、卓越”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化学学科在学校工作中的优势地位。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更好的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文字来源:化学组    图片来源:化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