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科技教育办公室组织高一部分学生到北航进行参观学习。在北航老师的带领和讲解下,同学们参观了北航的校史馆,航空航天博物馆和实验室,并了解到了北航的招生政策等。
在北航校史馆里,同学们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仿佛踏入一部厚重的航空航天史书。馆内陈列着北航自创立以来的珍贵图片、实物与文献,生动展现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从艰难创业的起步阶段,到如今在科研、教学领域的卓越成就,无一不让人深感震撼。其中,那些凝聚着北航人智慧与心血的科研成果模型,诉说着他们为航空航天事业拼搏奉献的故事。此次参观,让同学们深刻领略到北航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励着同学在未来学习中不断奋进,并最终理解了空天报国的深刻含义。
踏入北航博物馆,仿若开启航空航天探索之旅。馆内各式飞机真机、模型,还有珍贵历史资料,生动呈现航空航天发展脉络。工作人员非常专业的讲解飞机一些关键部件,并生动有趣地讲解了几个有特色的飞机,比如“黑寡妇”为啥在夜间单独行动,北京一号飞机的几个最等。走进芯片实验室,各种精密仪器有序排布,工作人员专注操作。在这里,同学们见识到芯片制造的复杂流程,从光刻到蚀刻,每一步都精细入微。微观世界里,科技力量尽显,深刻体会到芯片研发的严谨与创新,收获满满。为同学的心理埋下一颗种子,为将来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北航宣讲会上,招生老师详细介绍了北航卓越的学科实力,航空航天领域的顶尖专业与前沿科研成果令人向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众多学术交流活动及实践机会,展现了北航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此次宣讲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北航,不仅有顶尖学术资源,更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其深厚文化底蕴与严谨学风,激励着学生努力奋进,以知识为翼,向梦想高飞,未来能有幸投身祖国航空航天事业。
北航之行,让同学明白卓越源于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和对创新的执着坚守。它激励学生在学习中以严谨态度钻研,以创新思维探索。未来,学生可能会将北航精神融入行动,不断提升自我,立志为相关领域发展贡献力量。
-- 学生感悟 --
高一12班 王浩宇
清晨踏入北航校史馆,宛如穿梭时光的长廊,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献,诉说着北航从筚路蓝缕到如今辉煌的历程。老一辈航空人的奋斗故事,让我深受触动,他们用青春和汗水铸就了北航的根基,也激励着我们传承这份拼搏精神。随后的航空航天博物馆之旅,琳琅满目的展品瞬间点燃了我对航空的热忱,从古老的木质滑翔机到先进的战斗机模型,每一架都承载着人类飞天梦想的演进。站在巨大的飞机发动机前,听讲解员剖析其精密构造,我仿佛触摸到了航空科技的脉搏。合影时,伙伴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定格了这难忘瞬间,也映射出我们对航空的憧憬。智能微纳公共创新中心更是科技的奇幻世界,纳米级别的精密仪器、前沿的智能芯片研发成果,让我大开眼界。科研人员专注的神情,彰显着对创新的执着追求。我意识到,未来科技的突破,正孕育于这样的创新热土。最后的校史及政策宣讲,为我们规划未来明晰了方向。北航的招生政策、专业优势如灯塔般,指引我们前行。此次北航之行,由衷感谢学校和老师给予的机会,不仅让我领略了航空科技的魅力,更坚定了投身于学业、不负青春之韶华的决心。
高一2班 吴翊宸
当我踏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那一刻,心中便涌起对知识与探索的无限向往。这次参观校史馆、航天博物馆和实验室的活动,让我收获颇丰。在校史馆,北航的光辉历程如同一幅宏大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从建校之初八校联合的艰难,到如今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都承载着北航人不懈的努力与追求。北航师生的空天报国的崇高精神深深激励着我。走进航天博物馆,步入了飞机陈列室。这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退役飞机,从早期的简陋飞机到如今先进的战斗机,见证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伟大跨越。歼15战斗机的展出,更让我看到了中国现代化空军的强大实力。
最令我震撼的是集成电路光刻机实验室。穿上鞋套,走进了一间间实验室。在学校学生的讲解下,我不仅了解到制造芯片的流程,更知道了芯片的制造需要精密的仪器和专业的操作。看着实验室里高端的仪器设备,我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的力量。同时,我了解到尖端设备仍需要依靠外国进口,这启示了我要为了祖国发展而努力学习,奋发图强。这次参观活动,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点燃了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我深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我将以此次参观为契机,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高一10班 李文博
空天报国,既是北航精神的核心,也是我们参观北航的主题。踏入北航的校门,映入眼帘的是宏伟壮观的建筑群和错落有致的校园布局,让我见识到校园庞大的规模。在校史馆中,我们学习北航建校史,看北京航空学院如何在无数师生的努力中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回顾往昔峥嵘岁月,见证现在科技发展,展望未来创新进步。其中体现了北航培养具有“空天报国”红色基因与“创新担当”创新基因人才的责任担当。通过参观航空航天博物馆,我深刻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和魅力。在这里,我们学习了飞机结构,机身、机翼、起落架、发动机如何分工合作,有条不紊的使飞机完成各种机动。了解博物馆中展览的诸如“黑寡妇”P-61、“北京1号”、歼10、鹞式战斗机等珍贵藏品的由来和特色,了解神舟系列火箭、宇航服、空间站。体现北航在航空航天科技领域的深厚积累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它不仅推动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进步,也为全球科技的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我们还参观了微纳实验室,了解芯片制造方面的相关知识。一尘不染的实验室、专业的科研设备专注的科研人员,无不体现北航学术氛围严谨而浓厚,透露出对卓越的追求。我还了解到学校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此次参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和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北航不仅是一所顶尖的高等学府,更是我国航空航天梦想起航的地方。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厚的底蕴和不懈的追求,激励着每一位到访者心怀梦想,勇往直前。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北航将继续引领中国乃至世界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书写更多辉煌篇章,为祖国贡献更多优秀人才。
高一2班 蒋晰如
1月11日,我踏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启了一场奇妙的探索之旅。校史馆里,岁月的痕迹铺陈眼前,泛黄的照片、斑驳的仪器,记录着北航从艰难起步到如今辉煌的历程。那些为航空事业奉献一生的前辈们,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仿佛能听到他们心中那炽热的航空梦在岁月长河中回响。航天科技楼内,一架架飞机模型陈列着。歼十格外夺目,它那流线型的机身、锋利的机翼,彰显着速度与力量。讲解员讲解着飞机的飞行原理:根据伯努利原理与牛顿第三定律,机翼上下气流速度不同,产生压力差形成升力;机翼是飞机产生升力的主要部件,机翼的形状、攻角、以及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的比值)都会影响升力和阻力的大小。设计师通过风洞实验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达到最佳的气动效率。这些知识让我对飞机的构造与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对航空科技的神奇魅力深感折服。看着歼十模型,我仿佛看到它在蓝天呼啸而过,捍卫着祖国的领空。那一刻,心中满是震撼与憧憬。北航之行,空天报国;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在我心底种下了逐梦蓝天的种子。
高一10班 王昱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七子之一这座古老而又现代化的校园里,给人带来的不只是尖端科技的震撼,更是人文气息的厚重。"空天报国"四个字传递出的内涵已经远远超过他表面的热血,更流淌着北航人为国家的前门技术梯对国家竞争力的支撑作用,是北航人为国家默默奉献一点点打下中国航空基础的奋斗,证实着一北航人对国家的誓言。
从手工打造飞机,到将卫星导弹变为现实,北航的每一份成果都是人民的底气,是捍卫真理和尊严的保障。从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空气动力学理论到螺旋式飞机发动机原理,来来往往都是最预级的智慧碰撞,从纳米实际验室到集成电路刻蚀,各种精密的诚施囊括最全面的知识构想。
有人怀疑,我们这个时代还能否出现钱学森等科学伟人了?这次北航之旅后,我可以坚定地说,在任何时代,都不缺少大师气象。北京航空学院从见核初便汇聚了全国8所超级大学的航空系人才,共出现100位院士,目前便有在校37位在教一个个震撼世界的科研成果,一位位科学技术奖得主,青年卓越人才的涌现便是他们对党和国家科技耀国人才强国号召的呼应。
我想有些地方,很难用想象去描绘其中的力量这些地方中,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必有一席之地。应该是他们们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