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文脉,激扬青春创想——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首届“兰亭创意节”暨“2+4”学制班综合育人成果展示活动

2025-04-15

在这春意盎然,惠风和畅,草长莺飞的时节,3月28日晚,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首届“兰亭创意节”暨“2+4”学制班综合育人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在师生的共同期待中盛大启幕。本次活动全程由“2+4”学制班学生自主策划开展,盛邀丘成桐少年班、王选实验班、王绶琯实验班等全体同学参与,融诗词之雅、科技之奇、少年之志于一炉,既有丝竹管弦之盛,亦含格物致知之邃,全面展现八十学子的卓越才华与成长风采。

 

千年兰亭韵,今朝少年声

“昔有永和九年,会稽兰亭群贤毕至;今朝八十校园才俊咸集,墨韵生辉。”随着六位主持人诗意盎然的开场,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师生家长齐聚一堂,在三月的和煦晚风中,共赴这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之约。

 

以歌为帆,逐梦远航

《海阔天空》

灯光渐暗,琴弦轻颤,“2+4”乐队以一曲《海阔天空》点燃全场。少年们怀抱吉他,指尖流淌出激昂的旋律,歌声如潮水般席卷舞台。他们以青春为帆,以理想为桨,将王羲之笔下“惠风和畅”的兰亭雅意,化作现代少年的热血呐喊。歌词中的“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不仅是对经典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宣言——纵使前路荆棘,少年依然选择仰望星空,以歌声破浪而行。

《麻雀》

博韬同学的嗓音如春日的溪流,将李荣浩的《麻雀》娓娓道来,平凡生命的坚韧与诗意在歌声中悄然绽放。博韬同学用音符勾勒出成长的隐喻——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少年们如麻雀般执着振翅,即使渺小,亦要追寻属于自己的天空。

《明天你好》

雪霏、端宁、艺宁三位同学的歌声如晨露般清透,一曲《明天你好》唱尽少年对未来的温柔期许。舞台背景中,朝阳从地平线缓缓升起,光影洒在裙摆之上。“长大以后,我只能奔跑。我多害怕,黑暗中跌倒。……每一次哭,又笑着奔跑。一边失去,一边在寻找。”歌声里既有成长的怅惘,更有破茧的勇气,仿佛在告诉世界:即使前路未知,少年依然选择以微笑拥抱朝阳。

《就是哪吒》

嘉悦同学以她那动听的歌声和充满力量的舞姿,完美地诠释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精神。她伴随着如雷鸣般的鼓点,舞动身影,勇敢地撕开了束缚的茧,用她那充满力量的肢体语言,向世界呐喊着:“如果命运给予我们不公,那么我们就应该与它斗争到底!”她的表演不仅仅是对角色的再现,更是对自我精神的深刻表达。

原创歌曲《等风》

剑博同学为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洋溢着诗意的原创歌曲,名为《等风》。这首歌曲深刻地描绘了少年在求知的道路上,默默坚守的那份执着与坚持。在舞台上,灯光如同月光般流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剑博同学的歌声响起,仿佛有一种魔力,让时间都为之凝固。在那等待的时刻,他的歌声中充满了希望与温柔,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力量,仿佛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只要心怀希望,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风。

《少年中国说》

巍桓同学带领着2+4学制班3班的热血少年,满怀激情地合唱《少年中国说》,将全场的气氛推向高潮。少年们身姿挺拔,目光如炬,昂首高歌:“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他们的歌声将对家国的深情厚意与青春的热血激情,熔铸成了一曲时代的强音,展现了新时代少年的风采。歌声中蕴含的力量,震撼了现场的每一个人,同学们都感受到了那份激昂的青春活力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对话古今,致敬匠心

话剧《假如时光可以倒流》

梓明、寒溪、语连、巍桓、致平等同学以诗意的语言与沉浸式演绎,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重返钱学森先生站在加州理工学院梧桐树下的抉择时刻。舞台上,泛黄的手稿与跳动的光影交织,少年们用赤子之心叩问:“若时光倒流,是否仍有人愿以忠诚与智慧,拨动民族的命运之轮?”当1949年的齿轮声在耳畔回响,观众仿佛触摸到那个永远年轻的灵魂——他带走的不是实验数据,而是整个东方亟待点亮的星空。这场表演,既是对科学家的深情礼赞,亦是对少年使命的庄严叩问。

话剧《王选——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丹清、麓阳、冠宸等同学导演的话剧,再现了王选院士用激光照排技术改写汉字命运的传奇。演员们身着素色长衫,在光影交错中演绎“告别铅与火”的科技革命。这不仅是一场历史的重现,更是一曲献给当代“匠人精神”的赞歌——少年以舞台为镜,映照出王选院士“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与纯粹。

情景式朗诵《青丝铸铄》

昊坤、项堃同学选择用最质朴、最深情的方式表达对科学家们的敬意,他们立于舞台中央,以金石般的嗓音朗诵《青丝铸铄》。他们的声音时而如惊涛拍岸,时而如寒梅落雪,将科学家“青丝化雪、丹心报国”的坚守娓娓道来。“金乌坠地化莲时,方晓书生亦雄师……他年若问功名事,功在重器未铸时”字句铿锵,掷地有声,仿佛千年文脉与当代少年的心跳在此刻同频共振。

话剧《星槎寄梦·承光》   

由安妮、羽乔、之涵、建与、东浩等十几位同学共同带来的《星槎寄梦・承光》是一部穿越时空的舞台剧,以“科技报国”为主题,通过现代编剧芷兰的穿越经历,串联起东汉张衡、清末詹天佑和现代屠呦呦三位历史人物的感人故事。剧中,张衡在权贵嘲讽中坚持发明地动仪,詹天佑在外国工程师的轻蔑中修建京张铁路,屠呦呦在190次失败后成功提取青蒿素,展现了中华民族在科技领域贯穿古今的不懈探索与辉煌成就。穿越时空的对话不仅叩响历史的门环,更点亮了民族希望的灯塔。编剧芷兰在现代与历史的交织中,感悟到“科技报国”精神的永恒传承,以笔为舟,将这份光芒延续至未来。该剧以诗意的舞台表达和深情的朗诵,传递出跨越千年的精神力量,激励观众在奋进中追寻梦想。

 

多元碰撞,创想飞扬

TED演讲

The Art of Cutting, Carving, Polishing, and Grinding》   

昱辰同学立于聚光灯下,以流利的英文讲述“雕琢”的哲学。他将人生比作一块璞玉,从切割的果敢、雕刻的专注,到打磨的耐心,层层递进,揭示成长的本质。“真正的璀璨,不在于天生的完美,而在于伤痕中绽放的光芒。”他的演讲如一把精巧的刻刀,剖开浮华表象,让观众看见知识沉淀的力量与时间淬炼的智慧。

TED演讲

Your Pace, Your Path》

恩伊与婉靖同学以“Your Pace, Your Path”为题,用诗意的语言拆解成长的迷思。“有人疾行如风,有人缓步赏花,但生命的丰盈从不在于追赶,而在于脚下的风景。”她们呼吁同龄人挣脱“标准答案”的桎梏,在属于自己的时区里,走出独一无二的轨迹。

TED演讲

The Cat or the Painting?》

羽乔同学以“如果美术馆着火了,你会救一幅传世名画,还是会救一只小猫?”这一引人深思的议题,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她穿梭于感性与理性的边界,用俏皮的比喻引领听众进入思考的殿堂,同时以深邃的逻辑,层层剖析,以独特的视角,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同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到了思维的魅力。

TED演讲

Curiosity Unleashed: What SEVENTEEN Taught Me About Learning》   

奕辰同学以偶像团体SEVENTEEN的成长故事为镜,探讨好奇心如何点燃学习的火焰。“他们用七年打磨一首歌,正如我们用一生追寻一个答案。”她将流行文化与学术精神巧妙糅合,证明热爱的力量足以跨越语言与时空的藩篱。

相声《扒马褂》    

德桢、宇涵、致平三位同学以传统相声为载体,装入校园生活的鲜活内核。他们妙语连珠,在“扒马褂”的经典框架下,趣谈师生互动、展现科学趣味,让观众在捧腹间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生机与幽默,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智慧与机变。

 

学术求真,笃行致远

“笃学求真”奖

“学术型思维发展融合课程体系”的培育下,同学们通过系统化的学习与实践,逐步构建了以“丰富式发展路径”为核心的创新成长模式。这一路径以真实问题情境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跨学科整合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通过模拟现实场景、设计开放性任务以及引入多学科视角,学生们在探索未知、突破瓶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深度学习习惯和以实践为支撑的创新能力。一年以来,同学们在这一课程体系的指导下,完成了多项具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的微课题研究,充分展现了学生们在学术思维和实践能力上的显著提升。为了表彰同学们在研究过程中的努力与成果,廖克伟副校长亲自为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了“笃学求真”奖,以鼓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与研究中继续秉持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勇于创新。这一奖项不仅是对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探索的期许,激励着更多学生在学术与实践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弘道传薪”奖

同学们在“积极心理学支撑的成长型思维德育课程”框架下,积极参与各类分享会活动,不断探索自我成长的路径。同学们利用“晨科”分享会“阅人”、利用“晨哲”分享会“读书”、利用“晨思”分享会“格物”、利用“晨悟”分享会“致知”。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许多同学表现突出,以扎实的准备、深刻的见解和自信的表达,成为当之无愧的优秀分享者。他们的努力不仅为自己赢得了成长,也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教育处刘颖男主任为这些优秀的分享者颁发了“弘道传薪”奖。这一奖项不仅是对他们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他们在思想传承与精神弘扬中所作贡献的认可。

 

“领航志行”奖

在我们的生活中,伟大精神与平凡坚守交相辉映。除了科学家精神的高远指引,日常运转更离不开无数平凡身影的默默支撑。他们或许不为我们所熟知,却在平凡的岗位上肩负着重任。他们是自主管理的责任担当者,以实际行动维护着校园的秩序与和谐;他们是良好学风建设的中坚力量,用实际行动延续校园的精神血脉。正是这种不求闻达的奉献,让教学秩序得以顺畅运转,让育人环境更加温馨和谐。他们以身作则诠释担当,用行动凝聚力量。闫凌加见习校长为这些优秀学生干部颁发了“领航志行”奖,表彰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创造的不平凡价值,激励更多同龄人以微光聚星火,共同构筑校园发展的坚实基石。

 

“探骊争锋”奖

随着学校“立足高原、塑造高峰”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2+4学制班“双轮五环四阶贯通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创新。该机制以“课程空间”为视域,从丰富学习资源、拓展学习时空、重塑学习场景等多个维度精准发力,设计出一系列高水平进阶式课程群,满足学生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需求。在这一机制的引领下,同学们积极投身挑战性学习课程,展现出非凡的学习热情与探索精神。他们在知识的高峰中勇于攀登,敢于直面挑战、向困难亮剑,以无畏的姿态追求卓越。为进一步激励学生突破自我,由李继良主任为在挑战性学习中表现突出者颁奖,表彰他们在学术攀登中的卓越表现与创新精神。这一奖项不仅是对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全体学生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激励与期许。

 

少年凌云志,星火永相传

兰亭者,非独一亭也,乃中华文化之精神图腾。羲之挥毫道尽“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的哲思;今日少年承古拓新,以诗词歌赋对话科技,以丹青翰墨绘就家国,恰似新竹破土,凌云直上!首届“兰亭创意节”虽已落幕,但文化传承与青春创想的旅程永无止境。愿八十学子持此心、行此志,在未来的征途上,以传统文化为根,以时代精神为翼,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文字来源:2+4学制班    图片来源:2+4学制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