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蜕变!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东校区2025级初一新生入校教育圆满落幕,这些成长瞬间太动人!

2025-09-05

2025年8月20日,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东校区又迎来了一批初一新生。他们怀揣着对初中生活的好奇,带着些许初入新环境的紧张,迈入了八十中东校区的校园。七天后,当清晨的阳光再次洒在他们的脸庞,这群少年已悄然蜕变了模样:队列里身姿挺拔如松,交谈间笑容温暖似阳,提起校园时眼底满是归属感。这场为期一周的新生入校教育,不是简单的 “过渡”,而是一场关于成长的 “蜕变之旅”。每一个细节里,都藏着他们与八十中东校区双向奔赴的美好。

一、融集体、识校园

“破冰活动”里生出温暖

“你也喜欢画画?”“我周末常去打羽毛球!” 有相同爱好的同学友好地握手致意。

“心手相连”破冰活动的大白纸上,一个个手型里藏着新生们的小秘密——兴趣爱好、星座、擅长科目……原本陌生的名字,在欢笑中变得亲切;原本疏离的眼神,在互动中染上温情。当发现自己和同伴拥有共同话题时,班级的凝聚力悄然生长,为三年的集体生活播下了友爱种子。

初二学长学姐化身 “校园向导”,带着新生们走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从干净整洁的教学楼,到摆满各种实验器材的物理实验室;从设施健全的风雨操场,到井然有序的食堂……每一处讲解都细致,每一处细节都贴心。跟着向导绘制校园地图时,“八十中东校区” 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一个有温度的“成长家园”——归属感就在笔尖慢慢生长。

不少新生还拿起笔和画纸,定格校园里的心动瞬间:晨光中舒展叶片的绿植、教学楼连廊里的智能机器人、教室后面的文化墙、操场奔跑的活力身影……这些稚嫩却真挚的作品是他们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找到的“八十之美”。

二、练体能、抠细节

汗水里长出坚韧

“稍息!立正!” 清晨的操场,体育老师的口令声伴着朝阳响起,体能训练成为新生们与初中生活的一次重要 “对话”。从最初站军姿时的微微摇晃,到后来的挺拔如松;从队列散乱的 “小迷糊”,到步伐一致的 “整齐方阵”,汗水滑落的瞬间,少年们不仅练出了好体魄,更读懂了 “坚持” 与 “团结” 的意义——原来一个人的努力是成长,一群人的并肩才是青春。

广播操训练里,藏着八十中对 “细节” 的较真。体育组的王小敬老师、王诺老师逐节拆解动作,从抬手的角度到转身的幅度,手把手纠正;班主任守在队伍里,轻声提醒 “手臂再伸直一点”“跟上节拍”。从零散的动作到整齐的韵律,新生们用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把 “精益求精” 刻进了初中第一课,举手投足间,满是八十学子的昂扬风采。

三、明规则、安身心

指引里找到方向

“规则不是束缚,而是保护我们的‘安全盾’!” 初一年级组长宋洋老师以 “八十中真正的代言人” 为题,结合生动案例解读校规校纪:集体活动要守时、校园安全要牢记、诚信考试是底线、预防霸凌要勇敢……互动问答里,新生们渐渐明白:做文明守纪的中学生,不是 “任务”,而是对自己、对集体的责任。

刚入新环境,难免有焦虑。学校特邀心理专家带来 “心灵锦囊”:从 “如何快速适应新环境” 到 “和同学相处的小技巧”,从 “情绪不好时怎么办”到“制定学习小目标的方法”,心理专家温柔的话语像春雨滋润心灵。讲座后,有的同学主动找老师倾诉心中的困惑和烦恼,在耐心疏导下,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原来初中生活有困惑不可怕,有老师和学校的陪伴,就能勇敢前行。

四、传文化、立目标

歌声里种下梦想

“勤奋、求实、创造、奉献,我们梦想一定实现!” 当校歌《我们梦想一定实现》的旋律响起,新生们跟着节拍轻声哼唱。这首歌里,藏着八十中 69 年的办学初心 ——1956 年建校至今,“勤奋、求实、创造、奉献” 的校训从未改变;也藏着学校对学生们的期待:“一人一天地,一木一自然”,让每个生命因教育而精彩。

“我的梦想宣言” 活动中,新生们认真写下对未来的期待:有人立志 “攻克数学难关”,有人希望 “在社团里玩转科技”,有人把理想高中的名字郑重写下…… 这些稚嫩却坚定的文字,像灯塔照亮前路,让初中三年的方向愈发清晰。

五、致未来

从这里,奔赴更精彩的三年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东校区负责人李进主任在总结表彰大会上寄语新生:七天的入学教育是终点,更是起点。未来三年,八十中将循着 “播种-成长-收获”的阶梯式培养方案,陪孩子们慢慢长大:初一筑牢品格根基,激活阳光心态;初二培育责任担当,强化协作能力;初三锤炼坚韧品格,提升综合素养,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成为 “有理想、强体魄、会学习、善合作” 的阳光少年。

如今,新生们已带着入校教育的收获,正式开启初中旅程。愿他们在八十中的沃土上,带着初心与梦想,不负韶华,不负时光,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新生入校教育感言

艺丹同学

初入校园时,新环境的美像一幅慢慢展开的画。校门口“八十中学”四个大字嵌在朱红色的校墙上,阳光下透着庄重;教学楼的宣传栏里,贴着学长学姐的科创作品和运动会剪影,彩色的照片让灰白的墙面都鲜活起来。除此之外,教学楼里宽敞明亮的走廊、设施先进的教室,都让我对八十中的校园生活充满期待。

新生入校教育的日子里,我总在不经意间有新发现。以前我以为“校园美”只是风景好看,可来到八十中,我才知道,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暖更动人。训练时,我因为重心不稳晃了一下,旁边的同学悄悄用胳膊扶了我一下我,让我倍感温暖;在广播操训练时,班主任在训练时给我们纠正一个一个的动作,让我们动作做的更加标准到位,给我们信心,让我们更有力量。七天的入校教育,也让我有了全新的感受。以前我总怕吃苦,站十分钟就想偷懒,可现在即使练得腿酸,也能咬着牙坚持到最后。

当我第一次跟随学长学姐步入风雨操场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里空间开阔,设施一应俱全。从此,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我们都能尽情挥洒汗水,享受运动的快乐。更让我肃然起敬的,是这座庄严的礼堂。每当我走进这个礼堂,都会不自觉放轻脚步、端正姿态。柔和的灯光洒在整齐的座椅上,宁静的氛围让人心生敬畏。在这里,我将会参加人生中第一次中学开学典礼,这种仪式感和庄严感,让我瞬间意识到:我已经告别童年,迈入了人生新的阶段。

八十中的美,藏在初遇的风景里,藏在入校教育的温暖里,更藏在我对未来的期待里。同学们,让我们在这如画的校园里,成就自己的梦想,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篇章!

依萱同学

在学习广播体操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放飞理想,舞动青春”不仅仅是广播体操的名称,它更像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每当我们随着音乐的节拍,整齐划一地完成每一个动作,那种集体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油然而生。

这两套广播体操还让我感受到运动的魅力。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精确和力量的控制,这不仅锻炼了我的身体协调性,也增强了我的意志力。通过日复一日的练习,我学会了如何集中注意力,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这种专注力,也让我在学习中受益匪浅。

当然,我也在练习中遇到了挑战。有时候动作不够标准,有时候跟不上节奏,这让我更加注重细节。所以我平时会找一些教学视频来学习,尤其是那些动作标准的示范,这样能帮助我更好地掌握每一个动作。

广播体操的学习过程也让我更加理解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虽然广播体操是个人完成的动作,但在集体表演中,每个人的表现都会影响到整体的效果。这让我意识到,在任何团队活动中,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此外,通过学习广播体操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管理时间和保持健康,在快节奏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了身体的健康。跳广播体操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能提高我们的精神状态。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既能完成学业,又能坚持锻炼,这种时间管理的能力,对我来说是一个宝贵的技能,它帮助我在忙碌的日程中找到平衡,确保我有足够的精力去面对学习和生活。

最后,我想说,广播体操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学习态度。它教会了我如何面对挑战,如何在困难中寻找机会。让我们在即将开始的初一生活里一起放飞理想,舞动青春,用我们的汗水和努力,书写往后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

柏妍同学

“破冰训练”活动里,我们小组成员围坐在一起,在一张铺开的大白纸上郑重地画出自己的手型,又在手指上认真填写兴趣爱好、星座、擅长的科目这些小细节。通过这样的互动,我们不仅快速记住了彼此的特点,更惊喜地发现了许多共同话题,有人和我一样喜欢画画,有人和我同是羽毛球爱好者……这一下子打破了刚认识时的陌生感,也为之后的小组合作打下了特别好的基础。

“校园探秘与绘图”是在高年级学长学姐的热心带领下完成的。我们分组走遍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从教学楼到操场,从食堂到地下礼堂,都仔细参观了一遍。之后,大家一起回忆关键地点的位置,共同绘制出了校园平面图。这样一来,每个同学都清楚掌握了校园布局,也更快熟悉了我们每天生活的这个地方。

为了把学校的美讲给大家听,我们小组一起制作了手抄报,特意从四个维度来介绍:自然方面,有校园里的花草树木;人文方面,有校训、班级文化墙这些温暖的细节;活力方面,有运动会、社团活动的热闹场景;科技方面,有实验室、智能黑板这些“硬核”设施。通过这样的介绍,我们既能全面展现学校的独特风貌,也能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校园文化,从而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这三段合作经历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破冰训练让我们从 “陌生人” 变成 “小伙伴”,懂得了真诚分享是团队的起点;校园探秘绘图时,让我们明白一起解决问题,比一个人努力更有底气;而制作校园风貌手抄报的过程,更让我们从 “校园的参观者” 变成 “校园的代言人”。这些经历不只是一次活动,更是我们初中成长里的宝贵礼物:它教会我们合作,帮我们找到归属感,也让我们带着这份温暖与力量,更有信心地在初中校园里继续探索、一起成长。

梓菡同学

在我们新生入校教育的第五天,学校请来了心理专家为我们做讲座,讲述了关于“如何适应初中生活”的方法。今天,我结合心理专家的指导和自己的感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该如何适应初中生活。

心理专家说,适应新环境,能消除我们潜意识里的“不确定性焦虑”。下面我将列举出一些较为重要的地点:1.摸清上下学路线,准时到校;2.找到校医室的位置,在不适时向校医求助;3.记住班主任办公室,班主任将是我们未来三年的引路人;4.探访图书馆,了解借阅规则,那里是我们的第二课堂。

告别小学旧友,面对新面孔,如何交到新朋友也是适应初中生活的关键。心理专家告诉我们,友谊始于主动和真诚。入校教育就是最好的破冰之旅,我们一同流汗,一同坚持,一同唱校歌。友谊往往建立于共同的经历,所以,请不要吝啬你的微笑,从聊聊入校教育的感受,共同的爱好开始。真诚地为身边同学的坚持鼓掌,把在入校教育中形成的团队情谊,延续到未来的班级生活里。

初中与小学最大的不同,就是学习。科目变多、难度加深,我们不能用小学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初中知识了。心理专家为我们分享了初中学习的方法。1.做好预习工作,提前看书,画出重点和疑问。2.认真听讲,紧跟老师思路,做好笔记。3.及时复习总结,才能消化吸收知识。4.勤练、勤问、勤学,不把问题留到明天。5.扩大课外知识,增大知识面让我们的思维更深刻。6.认识自我,准确定位,看清自己的优势与短板。

同学们,新生入校教育已经结束,但中学的序幕才刚刚拉开。我期待,在初中汲取知识,茁壮成长;我也担忧,担心自己无法面对所有挑战。而战胜担忧的最好方法就是行动。让我们把在入校教育中学到的坚持、守纪和团队精神,融入到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去。从熟悉校园开始,从结交第一个新朋友开始,从认真预习第一门课开始。

让我们携手共进,一起绘制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无比精彩的初中生活画卷!

 

 

文字来源:东校区    图片来源:东校区